地下水质检测仪长期埋设于井下或潜入含水层,实时监测pH、电导率、溶解氧、浊度、温度、氨氮等关键指标,为水资源保护、污染预警与生态评估提供数据。其工作环境潮湿、封闭、易结垢,若缺乏科学维护,易导致传感器钝化、读数漂移、通信中断等问题。掌握
地下水质检测仪的定期维护保养方法,是确保其持续精准感知地下水的关键。

一、每日远程监控
数据巡查:通过监控平台查看仪器实时数据,关注参数趋势变化,识别异常波动(如pH突变、DO骤降)。
状态诊断:检查设备供电、通信信号强度、电池电压(如为太阳能供电),确保系统在线运行。
二、每周现场巡检
外观检查:查看仪器外壳、浮筒、电缆有无破损、腐蚀或生物附着(如藻类、贝类)。
清洁探头:
用软毛刷或海绵蘸清水轻轻刷洗传感器表面(如pH电极、溶氧膜、浊度窗口);
对顽固污垢,可用10%专用清洗液短时浸泡,再用清水冲洗;
严禁使用硬物刮擦,防止损伤敏感膜层。
检查固定装置:确认仪器锚固牢靠,浮标位置正确,电缆无缠绕或拉扯。
三、每月深度保养
校准验证:
使用标准缓冲液(pH4.01、7.00、9.21)校准pH电极;
饱和食盐水校准电导率;
零氧液与空气饱和水校准溶解氧;
标准浊度液校准浊度传感器。
更换耗材:
溶解氧电极的电解液与透气膜每1-3个月更换;
pH电极填充液不足时补充。
电缆检查:排查电缆有无破损、接头进水,必要时进行防水处理。
四、每季度功能测试
多参数比对:采集同井水样,送实验室进行标准方法检测,与在线数据比对,偏差超过10%需重新校准或检修。
响应时间测试:观察传感器对水质变化的响应速度,判断是否老化。
电源系统检查:清洁太阳能板,检查蓄电池充放电性能。